金融监管“精准拆弹” 区分良性金融创新与“伪创新”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17 09:18:37 文章作者:admin

主 持 人:《金融时报》记者 赵萌
  特邀嘉宾: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
  今年11月以来,监管部门密集采取措施,在金融科技、消费信贷等领域加深穿透,持续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将迎来大转折?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今年的金融科技监管有怎样的新特点?
  董希淼: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是近年来金融业的核心主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以及消费金融等出现了一些不合规问题,持续地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为了更好地规范金融行业有序经营、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更加强调“精准拆弹”,这更体现了我国金融监管不断与时俱进:既能对当前金融科技产生的一些新型风险和问题实现“精准号脉”“对症下药”,又能积极引导和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做到监管对创新与风险的有效平衡。同时,监管部门还积极运用监管科技,在北京等9个地区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改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
《金融时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传统的重线下、重人力的服务模式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冲击,这在事实上倒逼金融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您认为,在金融科技强监管背景下,这一趋势在2021年是否会延续?
  董希淼:金融业务线上化趋势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疫情发生后,“排斥聚集”心理效应长期存在,“非接触式金融”兴起更加速了金融数字化进程。金融科技是金融业转型创新的关键变量,也是全球金融业竞争的焦点。应当说,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身体机能”,有助于“强身健体”,如此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才能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征程中,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水平。这也说明,当前对金融科技的强监管并非打压金融科技发展,反而更加体现了国家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关爱。国家支持和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推动和促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原则和方向没有变,也不会变。
《金融时报》记者:您认为,目前的金融创新是否存在着过快、过度的问题?什么样的创新才是好的金融创新?
  董希淼: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良性的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金融业竞争力,也有助提升防金融风险能力。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出现的一些乱象,不是金融创新本身导致的,而是部分金融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市场秩序导致的,根子在于“伪创新”。
  就某些领域来看,我国当前的金融创新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是过多过度,而是相对不足。
  良性的金融创新,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要通过金融创新,逐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根本方向,要通过金融创新,减少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归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三是以防控金融风险为根本要求,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金融创新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重点,并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更加精准地防控风险。
  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继续加大力度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特别是对于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为主要形式的“伪创新”,坚决予以整治和取缔,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在监管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将良性金融创新与“伪创新”区分开来,更好地保护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监管部门各项措施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您近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不必过度解读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监管的“精准拆弹”,我国发展金融科技的方向不会改变。那么,招商拓扑银行的获批筹建是否恰恰释放了这样的信号?
  董希淼:继中信百信银行之后,全国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招商拓扑银行近日获批筹建。第一大股东是我国金融科技银行的突出代表招商银行,第二大股东是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创新代表京东数科,二者恰是金融与科技的典型结合、优势互补。
  我们知道,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本质上是数字银行,是探索银行业务板块公司制改革的创新试点,是数字经济时代“银行办银行”的试验田,主要是以金融科技为引领,敏捷创新,开放赋能,更加有效地触达长尾客户,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经过3年探索,百信银行发展势头良好,达到试点效果,其发展模式受到监管和市场认可。招商拓扑银行的获批筹建,正是释放出金融科技“堵偏门、开正门”的积极信号。

责任编辑:李昂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1008857号